本文转自:人民网
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在行动——
浙江金华:从“芯片”到“二维码”的安全治理微观实践
人民网记者 张帆 郝萍
“定员合理、技能匹配”“材料工具、放置有序”……在浙江省金华市的浙江派尼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,安全文化的印记随处可见。
自2024年国务院部署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以来,金华市始终将“责任落实”作为安全治理的核心主线,贯穿于科技赋能、机制创新与全民参与的全过程,构建起层层递进、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。近日,记者走进金华市,从当地一系列安全生产治理的创新实践中,得以窥见这座城市在安全治理领域的深层智慧与系统思维。
科技赋能:给安全治理装上“智慧大脑”
在武义县应急(安全)宣传教育体验馆,县应急管理局局长李浩手持一台加装物联网芯片的电焊机,向记者演示“焊有序”平台的操作流程:“通过这个平台,我们为每台焊机赋予‘数字身份证’,只有持证焊工扫码才能开机,真正实现了‘无证不开机、违规即熔断’的监管目标。”
针对电气焊作业流动性强、事故高发的行业痛点,武义县自主研发出“焊之芯”物联网芯片。这款芯片如同为传统焊机植入“智慧大脑”,集成了实时定位、远程控制、环境监测等8大功能。配合设备专属二维码,平台构建了“人机互绑”机制——焊工只需扫码完成实名认证,并上传经企业审批的作业票,5秒内即可完成开机验证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一旦作业环境中出现可燃气体浓度或温度超标等情况,系统将立即触发自动断电保护,真正实现“机防”兜底。
目前,“焊有序”数字监管平台已在浙江全省落地应用,汇集了25.3万台焊机、7.5万家企业及20.1万名焊工的完整数据,形成了“底数清、审批严、预警快”的闭环管理体系。记者了解到,该平台的成功经验已推广至河南、山东等20个省份,累计完成60余万台焊机改造,备案动火作业115万次,推动监管模式从传统“人盯人”向高效“数据跑路”转变。
机制创新:让安全责任“闭环”落地
“扫码就能查隐患,比以前拿着纸质清单方便多了!”武义县壶山街道一家餐饮店老板用手机轻轻扫过墙上的“金安码”,屏幕上立即弹出24项详细的自查标准,清晰明了。
为有效破解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力、日常安全隐患“不愿查、不会查”等痛点堵点,金华市创新构建“政府检查+店铺自查+群众监督”三位一体数字监管模式,自主研发“金安码”(金华安全生产码)这一数字化应用工具。
店主正在扫墙上的“金安码”。人民网记者 郝萍摄
武义县壶山街道应急消防站站长金佳琦介绍:“‘金安码’内置24张行业检查表单,全面覆盖危险化学品、建设施工、工贸、消防等9个安全生产重点领域。”在日常经营中,店主只需对照手机上的表单,就能轻松开展自查;政府检查一旦发现隐患,也会通过系统实时将整改通知推送至店主手机,确保问题不拖延。
“过去是工作人员催着企业整改,现在变成了企业主动抢着改。”金佳琦表示,更值得称道的是,“金安码”还开通了社会监督功能——公众发现安全隐患可随时举报,经工作人员核查属实后,系统会自动生成整改指令。经营单位完成整改并上传佐证材料,经核验通过后,形成完整闭环。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公众的应急安全意识,更推动形成了安全生产共治共建的良好局面。
作为“金安码”试点单位,壶山街道针对200平方米以下的“九小”餐饮场所开展“赋码行动”。截至目前,已为180家餐饮店完成赋码,指导店主开展每周自查,进一步筑牢了“九小场所”的安全防线。
全民参与:把安全素养变成“生活技能”
“停下来判断火情,响起来警示全员,逃出来果断避险。”在武义县应急(安全)宣传教育体验馆,讲解员正在生动演示着“三个来”逃生法。这套脱胎于实战的应急处置口诀,因简洁好记、实用性强,已成为当地安全培训的必修内容,至今已组织演练5328次,覆盖30余万人次。
武义县应急安全宣传教育体验馆内“三个来”逃生法。人民网记者 郝萍摄
武义县应急(安全)宣传教育体验馆自建成以来,就成了提升全民安全素养的重要阵地。
记者注意到,场馆各楼层功能分明,精心设置了安全生产、消防安全、家庭防护、培训教育4个主题,包含12个模块、42个互动体验项目。这里采用5D、VR等“视觉+触觉”三维立体教育模式,通过案例展示、互动式体验、高仿真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,让公众在亲身体验中直观学习安全知识,全面提升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。截至目前,体验馆已接待参观体验者3.5万人次,成为群众家门口的“安全学堂”。
从朗朗上口的逃生口诀,到全域覆盖的宣传教育活动,再到充满科技感的互动体验场馆,武义县用接地气、重实效的方式,持续织密全民安全防护网,让“人人讲安全、个个会应急”的理念融入社会肌理,成为新风尚。
从“焊有序”实现风险精准管控,到“金安码”织密基层治理网络,再到应急体验馆培育安全文化……这座城市正在用一系列生动实践诠释“安全发展”的深层内涵,为安全生产治理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金华方案”。
金斧子配资-股票网炒股配资开户-配资炒股网站选择配资-深圳股票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